“老校长的心愿”
后续报道
新闻回放
9月1日,是《长春晚报》25岁的生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长春晚报》准备为九台市卡伦镇孙家学校解决一些困难。
孙家学校的校长今年58岁了,他说:“还有两年我就要退休了,如果在《长春晚报》的帮助下,能够改变孙家学校的面貌,我此生无憾。”
28日,一个惊喜到来了,一批体育器材送到了孙家学校。几天以后,还有一大拨的惊喜将一一送到,其中之一就是孩子们只听说过、却从未看过也未穿过的校服。
本报记者 陈琼
8月28日,记者来到为孙家学校的孩子们缝制校服的工厂。为了早一天让孩子们穿上校服,工人们打地铺,吃住在工厂里紧锣密鼓地赶工。为孙家学校定制的校服预计将在8月31日完工。知道是要送给孙家学校那些没有穿过校服的孩子穿,“我们密密地缝,让孩子们穿上最耐用舒服的校服。”工厂负责人王森说。
套套校服写满长晚人爱心
校服在不同的学生眼中,意义是不同的。
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校服意味着不能穿自己的漂亮衣服,希望学校取消统一穿校服的规定;对于孙家小学的孩子们来说,却是极其陌生的,他们可能在书本上看到过,却从未亲手触摸过。
为让孩子们体会到统一穿着校服的那种集体荣誉感,《长春晚报》的员工们开始了自发捐款,你捐一套,我捐两套……孙家学校所有学生的校服钱解决了,每套校服上都汇聚了《长春晚报》人的浓浓爱心。
我们的校服漂亮又耐脏
28日,王森和缝纫师傅们一起赶工,缝制了11个多小时,“就是为了让孩子早点穿上校服。”她说。
红色为主色调,与蓝白三色相间的上衣,藏蓝色的裤子,搭配起来很漂亮。本报的工作人员在多套校服款式中选中了这一款。“孩子们一定挺期待的,必须选最漂亮的样子。”王森说,考虑到孙家学校的学习环境等,这套校服耐抗脏、不挑肤色,使用的是成熟面料,怎么洗都不会褪色。
缝制工人打地铺赶制校服
每天7时许,19位缝纫师傅们便开始缝制校服了,这一忙就要到19时许。不少工人怕耽误事,将家安在了工厂里,在地上打个地铺睡一觉,起来再接着做。
从打板、裁剪直到缝制,每一条校服裤子都要经过20多道工序,衣服则更麻烦。“除了吃饭、上厕所、喝口水,剩下的时间都是做校服。”王森低着头边和记者聊天,边熟练地用小剪刀剪去校服裤子上的细小线头,“我们赶工也不会对付,得更细致,得让学生们穿得住。”
预计8月31日,漂亮的校服将全部完工,由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送到孙家小学每个孩子的手中。
长晚“爱心传递”仍会继续
“我想代我们全校的孩子,再对你们《长春晚报》说句谢谢的话,这些日子让你们太费心了。”得知校服正工赶制中的消息后,孙家学校的王景禄校长很郑重地对记者说了句,让记者的心头一酸——这些是孩子本来就该拥有的东西,却来得有些迟,甚至差点儿成为了老校长退休前的遗憾。面对着这些,老校长只能一遍遍地用谢谢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在此,本报的每一位员工都会成为“爱心传递”的一员,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幸福和惊喜。
推荐阅读:www.0354jdwx.com
www.cclx05.com
www.lfhyfh.com
www.bjdzfz.com
www.lfhygs.net
www.hylxh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