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因三菱"不满协议" 东风重组福汽被暂缓,据知情人士透露,东风重组福汽或因三菱不满现有的框架协议细节,而被迫暂缓签约。据了解,东风重组福汽的首要对象是乘用车板块即东南汽车,“因为三菱是东南汽车的股东之一,所以重组必须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否则无法进行。”
正在风口浪尖的东风重组福汽,会不会遭遇如前几年与北汽牵手不成功的命运?有人这么担心着,其中就包括东南汽车董事长廉小强。
本来双方“订婚”的日子已定在9月17日,但在前一天晚上彼此却收到并没说明具体原因的“暂缓签约”的通知,“包括酒店、签约的各种文件,当时都已准备好了。”一位接近福汽集团的知情人士告诉网易汽车。
签约虽然暂定了,但据了解,有关重组协议的内容,基本上已锁定:一是当前只针对福汽旗下的东南汽车这一乘用车资产进行重组,而福汽旗下的福建奔驰、新龙马汽车及厦门金龙等商用车资产,均不在此次重组之列;二是重组之后,仍由福汽方面出任董事长,总经理一职则由东风汽车方面出任,重组后或有30名左右东风人员就职东南汽车管理职位。
但有关重组方式、重组后双方持股比例、股权出让价格等关键点,均在保密范畴之下,目前不得而知。
“东南这是双方重组所走的第一步,也作为一个试点,如果效果比较好,重组合作的内容才会延伸,比如拓展在商用车板块的合作。”这意味着,如果重组“效果显著”,后续重组范围将会扩大。
至于何时再启动签约,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未有具体时间表示,这可能要取决于涉及重组关联对象再谈判的进展。”
暂缓签约关键因素是三菱
“最近董事长(廉小强)频繁去北京,除了与政府主管部门协商,也要更多地听听三菱的意见,得到三菱的支持,他十分希望这次重组能够成功。”上述知情人士向网易汽车表示。
因为东风重组福汽的首要对象是乘用车板块即东南汽车,据他透露三菱目前对东风与福汽递交的重组框架协议不甚满意,“因为三菱是东南汽车的股东之一,所以重组必须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否则无法进行。”
这或许是签约暂缓的关键性原因,这位人士猜测说。http://www.gzypkg.com/对此,有福汽集团的内部人士也表示,签约未能顺利举行的原因确实与三菱有关。
事实上,东南汽车背后牵扯复杂的利益链条,东南汽车的三方股东为福汽、三菱、中华,分别占股50%、25%和25%。
由于持有台湾中华汽车15%的股份,借助这层关系,三菱曲线进驻东南汽车,打破了原本福汽与中华股比对等的格局。
股东方从“二人世界”变为“三口之家”,东南汽车并未品尝到幸福的滋味,并呈现日渐式微的尴尬状态。
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东南汽车全年销量一直徘徊在11万辆左右,去年甚至回落到10万辆。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3年东南汽车的销量曾达到83533辆,但如今历经数年,东南却像一个老人一样步履沉重,疲态连连却不见有起色。
而且需要强调的是,2003年中国汽车销量仅为400万辆,而2010年已突破1800万辆大关。这组数字的背后,是东南汽车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滑,逐渐沦为边缘品牌。
而福汽集团下面的合资公司福建奔驰,其市场影响力也微乎其微。这家公司,于2010年4月投产之后,在一度成为市场热点,但很快进入市场瓶颈期,今年前8个月,其市场境况为投产以来最低谷,销量大幅下滑至不足4000辆。
寄望东风带东南走出泥潭
“今年我们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首先是自主品牌的整体下挫,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而最令东南心寒的是长期依靠三菱输出技术与新车的这位合资伙伴,已有新欢——已和广汽组建股比对等的合资公司,“三菱方面已经在传递很明显的一个信号,未来它们导入中国国产的新车,与东南已无多大的关系,资源将全部向广汽倾斜。”一位福汽集团内部人士如此判断东南今后的形势。
他还补充说,“如果说,早年的福汽还有底气拒绝重组,但如今的市场局势巨变,我们公司上下不得不考虑现实与将来。东风是中国车企中最为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希望他们能带我们走出泥潭。”
而事实上,一旦东风入主东南汽车之后,福汽集团似乎要将业务重点转向商用车板块,而这正是福汽的优势资源。以金龙汽车为例,今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排在六家客车上市公司中的第一位。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东风在卡车领域具有优势,http://car-xztg.com/而客车却是弱项。金龙汽车不仅可以填补这个空白,更可为“乾”D300计划中的一百万辆商用车产销增添力量。
有东风内部人士透露,福汽旗下的新龙马未来或将与东风小康(东风微车生产企业)展开合作。
福建新龙马汽车公司,也正是因为福汽响应政府号召介入东风重组,翘首以盼的生产资质才最终得以实现。“东风是比较理想的合作对象,我们希望这次牵手成功。”多位福汽内部人士在采访中表达了对合作的期盼。
而在9月19日晚,在东南汽车V5菱致的上市答谢晚宴上, http://www.car-gzc.com虽然东南汽车董事长廉小强语气坚定地说,“(被东风重组)只能是强强联合,不会是谁兼并谁”,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隐忧,他说,“从历史来看,汽车大集团的兼并重组很多都是不得善果,比如戴姆勒和克莱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