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听过酒业界流传的一段话:“粮是酒之肉,曲是酒之骨,水是酒之血”。
说起酒曲,大多数的都知道是酿酒的东西,即便很多人自家酿酒也时常会用到这种物质,但想要说出个所以然来,还真有点困难。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说一说:“曲为什么是酒之骨”!
“曲”的价值和伟大超出人类的想象。“曲”在藏语中是“佛法”的意思,充满神秘性。
“曲”的本意是“社会最基层组织的变动”,古代的乡村组织叫做“乡曲”。
一个国家的治理,是从构建“乡曲”开始的,“乡曲”必须对村子里的“水、地、粮、人”等基本要素,打破边界,重新编制,孕育出一种新的曲调、结构和规则。
因此,“乡曲”被称为社会最基本的“骨架”。
曲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糖化发酵剂。单纯的把粮食煮好放在那是没办法变成酒的,只会发霉发愁。粮食需要发酵才能转化成酒,而这个发酵的东西也就是曲。
“曲为酒的骨”,曲的用料,曲的制作工艺,深刻深刻影响白酒的香型。酒有不同的香型,酒曲的有诸多种类,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酒曲……
一、麦曲
在我国古代,最先出现的是麦曲,通常是用来酿制黄酒的。
麦曲,其实就是发了霉的谷粒,有用大麦发霉的,也有用小麦发霉的。这种曲的微生物仅仅附于谷物表面,微生物含量有限,所以糖化率和酒化率不是很强。在古代,如果用麦曲酿酒的话,用料是非常大的,而且产酒度数不高。
二、小曲
南方人如果在家里自己酿酒的话,经常用到的便是——小曲。它有个通俗的名字“酒药”。
为什么叫做“小曲”?这个当然是和“大曲”的形态对比而来的!小曲非常小,通常只有几十克或几克。大曲则非常大,像一块砖头通常有6斤-10斤重。
小曲主要是用南方常见的大米粉或糯米粉、辣蓼、中草药这样的材料制成。如果你从小在南方长大的话,对辣蓼这种植物一定非常亲切,只是没有想到它居然可以做酒曲吧。老人们通常是将其捣碎,拌入米粉和一些老酒曲,捏成团后发酵一段时间,再放在竹匾上晾晒。酒曲准备好,就可以酿制南方特有的小曲酒了。小曲的微生物含量相对麦曲要丰富得多,所以酿制时间也就无需那么长,通常情况下5-7天就差不多了。
小曲酒里比较有名的有三花酒、长乐烧、玉冰烧、湘山酒等,当然还有大小曲混用的董酒、酒鬼。
三、大曲
从麦曲到小曲再到大曲,它的形态从“零散”到“成团”再到“大块头”。
原来,这是古人不断总结经验,将酒曲微生物进一步集聚保存的过程。6斤多重的大曲可比小曲里的微生物多了N次方。
大曲在糖化能力、酒化能力升级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功能——产香。从大曲发明的那一天起,咱们中国人品酒不仅仅是追求浓烈,更要追求风味。
原来,大曲里微生物除了数量多,种类也多了N次方。
其中,新出现了一些产香微生物。为了使这种微生物更好地发挥生长起来,大曲发酵从过去的5天延长至了30天,只为等待香味的诞生。
如今比较高端的酒,大多都是大曲酒,如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等。
夜山明.酒,选择主流的大曲,古法酿造,入口绵柔,酒香弥久,醉的慢,醒的快,酒后不头疼。
四、麸曲
麸曲,这个解放后才出现的家伙怎么又开始变成形态零散的“散曲”了?
麸曲是化学家们提纯酵母菌后人工培育的一种曲,它并不像麦曲、小曲、大曲这样自然生成。作为一种提纯的酒曲,它尽管形态零散,微生物纯度却特别高。
纯度高,酿酒也快,市面上许多大众喝的普通酒常常是用这种材料酿制的。不过,味道可不怎么样。一方面,酒曲的原材料用的是麸皮;另一方面,酒曲的纯度虽高,却少了点未被发现的微生物“神秘物质”,因此酒香上比不过大曲酒。
五、红曲
最后一种比较另类的“红曲”吧!它和以上四位关系不大。红曲在酿酒界名声不大,但在豆腐乳这块可就鼎鼎有名了!
红曲过去是用籼米制作的,用红曲酿制的酒呈现鲜红的色调,古人认为可以“补血”。所以这种红曲酒广受妇女喜爱,是一种非常保健的酒种。
红曲可谓是一种走偏门的酒曲了!它不在酿酒界好好呆着,反而成为了美食界的一大元老,衍生出无锡排骨、苹果鱼肚、樱桃肉、玫瑰卤鸭、鸳鸯鱼枣、寿桃馒头、马蹄糕、琉璃珠矶非常多好吃的东西,果然是美食诱惑。
唯有夜山明.酒 和 美食 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