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财新传媒主办的“第八届财新峰会”于2017年11月15日-1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出席并演讲。
殷勇表示,人民银行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其核心是形成因城施策、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框架。“今后人民银行将按照十九大的战略部署,不断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的框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殷勇在演讲中主要分析了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由来。其解释称,以往的中央银行都是将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主要表现在稳定通胀上。但物价稳定并不代表着宏观经济运行能够平稳,进入新千年以来,全球已经经历了2000年初的互联网泡沫危机,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2012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有新兴市场国家受到的各种冲击,这些都造成了经济衰退等经济动荡。尤其是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导致的经济衰退是近百年来仅次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的经济衰退。
殷勇认为,现有的微观审慎监管制度主要针对的是个体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存在短板。微观审慎政策的局限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企业、居民等经济运行体系当中的主要部门并不在微观审慎直接监管之内,其金融行为难以获得及时的调控。二是随着金融不断深化,金融体系各个部分之间的关联关系变得十分的复杂,微观个体的状况稳健,但组成整体后,整个系统性可能是不稳的。三是微观审慎政策当中存在顺周期因素,例如市场处于上升周期的时候,抵押物品价格上升,就会使得负债状况显得更为健康,就可以进行更多的借贷,不断地叠加会造成风险的隐患。四是微观审慎的分业监管模式会引发套利行为,导致内部人控制、关连交易等一系列突出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开始审视现有制度的不足,逐步引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施行偏重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金融监管政策。在殷勇看来,各国对宏观审慎的定义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两类调控目标:第一是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健性,第二是控制金融系统的过度繁荣。
殷勇提出,在实施宏观审慎调节和干预后,还要对政策效果进行必要的校验,加强公众交流和预期引导,在全球环境下的审慎政策还要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平台进行国际协调。
殷勇表示,中央银行在各国的宏观审慎监管中普遍发挥着四个核心作用,首先货币总阀门是央行来调节的,宏观管理自然应该由央行直接参与;其次稳定经济或者稳定通胀的职能使得央行具有审慎的天性;第三,央行具有宏观的视角,能够从整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角度进行研判,能够克服微观监管的局限性;第四,央行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根本上就肩负着维持金融稳定的责任。
显然,宏观审慎政策相对于传统的货币政策还是比较新的领域,宏观审慎框架仍然有待完善,系统性风险概念本身覆盖面很广,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和机理有待进一步厘清,因此宏观审慎政策在目标设定方面比较模糊,承担的使命有可能过于多元化,宏观审慎政策体系还没有接受过大规模金融危机的检验。此外,宏观审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方面面的协调和配合都处在摸索的阶段。因此,殷勇表示,未来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一个重要方面可能是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还可以进一步聚焦和明确,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里也可以有多种研究方向,其中一种研究方向是适度增强物价稳定的价格指数的代表性”。
他举例称,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居民财富也在不断地积累,目前的物价指数或者相关指标范畴,所涵盖的居民当期消费与居民财富的总量相比,占比在不断降低,也就是说虽然消费价格的稳定对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性作用仍然十分关键,但消费者价格指数等一类指数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代表性已经越来越低。与此相对应,资产价格对居民经济行为和福利水平的影响变得更加重要。
在实践方面,殷勇表示,过去几年,人民银行牵头形成了“三会一局”共同参与的金融监管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设立使得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化解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在宏观审慎工具的使用方面,近来人民银行开始积极探索和创新。2016年5月,人民银行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扩大到全国范围的金融机构和企业,2017年初人民银行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指标范围,以便更全面的反映银行体系信用扩张状况。此外人民银行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其核心就是因城施策、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框架。
“今后人民银行将按照十九大的战略部署,不断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的框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殷勇表示。
云南宏酬宏酬贸易有限公司
欢迎骚扰13668749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