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降成本:2017年的调查与分析》怎么说随车吊
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三降一补,各企事业单位都开始探索降成本的方法,为了解各企业成本的实际情况,2017年3月—5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调研组分赴东北、东部、中部、西部等九省实地调研了解各地降成本工作的进展、成效及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8月1日在京发布《降成本:2017年的调查与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在人工成本、环境成本、用地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方面成本增长速度极快。
比如随车吊制造型的企业,在工资成本上,除了因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工资增长外,《劳动合同法》要求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导致了在大量需求劳动力的制造业人工成本逐年上升。
在用地成本上,地价从2005年1212元/平方米上升到2017年的3880元/平方米,其中工业地价年均增速4.2%,制约了制造性的随车吊产品大规模扩建。
在原材料上,工作生产者购进的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产品总体上呈现每年较上年同期增加的情况,随车吊作为特种车辆中的一种,尤其所需的原材料更加特殊,比如钢材价格上升导致板材成本增加,虽然T450的板材也在市场上大幅度的使用,但这种材质代替不了高强度的T700板材,尤其在近几年屡次发生随车吊吊臂断裂事故的大背景下,为了降成本降低板材的强度无疑是火中取栗,得不偿失。
报告调查显示,不能孤立的降成本,就成本降成本,为成本而降成本。而是应该引起重视,认识到,制造型企业当前面临的所谓的高成本的根源在哪里?是制度性变迁滞后导致的成本大?还是管理不到位无效投入引起的成本大?看似都有问题,实际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性成本增加导致的,由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没有及时跟进,从而导致管理成本、人才成本、设计制造等各环节的成本都增加,所以说,由制度性的成本导致的企业各项成本的病态急需解决,才能给用户造就一个健康、稳定循环的产业链,才能防止随车吊价格的逐年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