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的分级
危险源的分级至少可以分成可承受危险和不可承受危险(重大危险),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更细的分级。
2.危险源产生的因素
(1)物的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状态是使事故能够发生的不安全的物体条件或物质条件。
(2)人的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是指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原则,使事故有可能或有机会发生的行为。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作业环境、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类功效学。
(4)管理缺陷
①技术管理缺陷。②对人的管理缺陷。③对安全工作的管理缺陷。④对采购工作的管理缺陷。
3.施工危险源的辨识
(1)危险源辨识范围
所有工作场所(常规和非常规)或管理过程的活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包括外来人员)的活动;机电安装项目经理部内部和相关方的机械设备、设施(包括消防设施)等;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和条件;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女职工保护等。
(2)危险源的种类
①第一类危险源: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能量释放(如、火灾、触电、辐射)而造成伤亡事故的能量和危险物质。
②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发生物的故障;人的失误。
③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3)危险辨识、评价的基本步骤
(4)危险源辨识方法
评价危险源时要考虑3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及7种危险因素(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和人机工程因素),并依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采用主观评价或定量评估,来确定危险源给施工作业活动带来的危险程度。
危险源辨识、评价的方法有直观经验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逻辑分析法(事件树法和事故树法)等。
①直观经验法
安全检查表(SCL)是一种常用的危险辨识、评价的方法。该法是把整个工作活动或工作系统分成若干个层次(作业单元),对每一个层次,根据危险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编制成表。这样就形成了整个工作活动或工作系统的安全检查表。而后,根据检查表对每一作业单元进行检查,作出详细记录并逐项作出评价。最终根据评价提出整改措施,防止危险的发生。
编制和使用安全检查表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
·检查内容尽可能全面、系统,不能漏掉任何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
·对重点危险部位应单独编制检查表,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每一项检查要点,要明确、清除,便于操作;
·实施安全检查表要落实到人,检查时间、整改时间要明确,签字要完整。
②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其公式为:
D=L×E×C
其中:L表示事故可能性大小的概率;E表示人体暴露危险环境的频次;c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概率;D表示危险性分值。
③ 存在下列情况时,应将所辨识的危险源确定为重大危险因素: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后果,且无适当的防范措施;
·曾发生过事故,但未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关方有合理的抱怨和要求;
·当D值超过规定的重大危险因素时。